“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沿用过去的思维逻辑做事。”彼得·德鲁克的这句名言,一直被奉为圭臬。
正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在全球进入新一轮变革期的当下,全球产业界无不在思危、思变,寻求着在动荡中成功突围并实现持续增长的答案。
全球品牌数据与分析公司凯度集团每年都会发布“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榜单,就是要为全球品牌进化提供战略指引。这份榜单基于对51个市场的400万消费者和512品类的18.5万个品牌的洞察研究,为企业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就在昨日(6月15日),2022年的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排行榜正式发布,上榜的100强品牌总价值较一年前增长23%,远远领先于全球GDP的同期增幅。在这份榜单中,中国拥有多达14个品牌上榜,包含腾讯、阿里、华为、海尔等各行业领军创新企业,展现出大变局下中国品牌的韧性与活力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品牌的底气。
从地区分布看,14个品牌分布在6个省市。“北京籍”品牌最多,美团、抖音、小米等7家企业入选;广东其次,腾讯、华为、平安3家企业入选;阿里是浙江唯一上榜企业,茅台代表贵州登榜,山东只有海尔一家企业榜上有名,友邦保险则是香港唯一上榜的企业。
从上榜企业的品类分布来看,茅台在全球酒类子榜单中蝉联冠军宝座;快手成为新上榜的媒体和娱乐类品牌;海尔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入选,价值逆势增长33%,全球排名升至第63位。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直言,尽管面临着疫情反复的挑战,中国品牌依然坚韧,表现出强大的品牌实力。同时她也认为,面对难以预测的未来,生态品牌为全球品牌的转型照亮了前行之路,具有宏大的品牌理想和社会贡献,能够将员工、用户、生态方都变成品牌价值的创造者和共享者,驱动着品牌不断实现可持续增长。
时代的企业:抢占新生态先机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企业必须进行全链路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此时零和博弈的传统模式早已不再适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打破传统壁垒实现跨行业、跨企业协同的新品牌范式可谓生逢其时。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无论是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百强榜单的上榜企业,还是那些全球知名企业,复盘他们的发展史,我们找到了共同点,即,居安思危、应时而变,做时代的企业。
燃油车时代,特斯拉一往无前投身研发新能源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令其在新能源车风口下一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
电商行业飞速发展的大潮中,亚马逊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尔,摸准时代的脉搏,打造时代的企业,开启生态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三十多年来,海尔始终与时代同频,不断“自我颠覆”、于不确定性中创造确定性:
当别人选择“贴牌出海”时,海尔瞄向“本土化运营”选择“创牌出海”,在国际形势波动以及国际货运受到影响的当下占得先机;
当绝大多数企业学习追随西方管理模式时,海尔颠覆科层制,首创“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商业引领范式;
当进入物联网时代,诸多企业还在选择观望之时,海尔率先提出并开启生态品牌战略,向传统的商业模式发起挑战,“孵化”卡奥斯、盈康一生等生态品牌,打造覆盖衣食住娱康养医教的生态系统,为自身构筑“生态护城河”。
迅速识变、主动求变、精准应变,海尔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在探索转型的道路上,走得坚决,亦走得成功——
在大变局下,海尔将自己化为“热带雨林”,通过不断“开放”,建立起一个无边界的、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持续催化着自身完成从传统家电品牌到生态品牌的转型。如今,随着链接的生态资源越来越多,这个蓬勃发展的“新生态”,正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引领着全球品牌进化发展。
创新的企业:打造新范式力量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品牌转型亦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将“生态品牌”视作海尔转型发展的“方向盘”,那么“人”与“科技”则是驱动海尔生态品牌持续进化的“发动机”。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纵观全球商业史,不难发现那些“顶流企业”无一不重视“人”与“科技”。
这一点,在海尔身上,体现得亦十分鲜明。两组数据,值得关注:
今年年初,海尔集团宣布成立5大委员会。其中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推动中长期科技引领战略规划落地,三年内将建立专项基金400亿元,研发投入600亿元,聚焦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核心攻关。另一组数据,海尔在全球拥有2万多名科技人员,链接20万+技术专家、100万+研发资源。这就意味着,在海尔平台上搞科研,可联动全球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资源,为项目提供“加速度”。
这些“硬实力”固然为海尔增色不少。但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海尔基于“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建立的创客机制,构建了让所有人成为自主人的生态,通过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每个人都能为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
在海尔,每位创客都不再是被动接受指令的“螺丝钉”,而是拥有决策权和分配权的“CEO”。他们在与用户的不断交互中,主动观察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科技创新满足需求,迭代需求。
如此一来,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科技创造也避免没有市场买单的“无效创新”,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在这样的价值范式之下,企业、员工、用户之间,各取所需,多方共赢。
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智慧家庭领域的劳春峰,为满足用户味蕾最原始的新鲜,攻坚克难研发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控氧保鲜技术,将保鲜效果突破性的提升到普通冰箱的8倍,该技术成功搭载在卡萨帝F+自由嵌入式冰箱上市后,用户赞叹不已。
以生态体系持续助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不断壮大生态系统,海尔这种“创业与科创融合”的实践,正是对国家大力倡导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坚定实践,即追求的从不是一两项技术的优势,而是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依托开放体系链接全球资源,海尔在生态链群和科技创新的合力驱动下,不断巩固、壮大着实体经济根基,引领着自身乃至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生态的企业:释放新引擎动能
加里·哈默曾表示,企业必须打破旧有的思想框架,以积极开放的胸怀去思考、接受不同的经营架构,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架构、组织核心能力,从而在创新中掌握竞争优势。
乌卡时代,业界内外对于这句箴言的体会,愈发深厚。很多如日中天的企业,在时代变化面前猝然倒地,追本溯源之后,发现大多都与“沿用旧模式”有关。
转型,已迫在眉睫。那么问题来了:向哪里转?跟谁学?
答案显而易见。就像彼得·德鲁克说得那样,“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纵观全球企业界,虽然商业模式不知凡几,但依照价值链特征及企业形态划分,依旧可分为基于点的产品型企业、基于线的应用型企业、基于面的平台型企业、基于体的生态型企业等类型。
产品型企业,顾名思义,整个企业围绕产品而生。产品制造出来后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售卖盈利。
应用型企业,主要是企业自产自销或者直接面向消费者用户,提供具有专属性、专用性的产品。大多数传统企业、服务企业均属于此种类型。
平台型企业,通过平台搭建汇聚“卖家”和“买家”。诸如电商平台大都属于此类。
生态型企业,就是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打造一个如雨林、城市这样可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聚合生态资源,实现共赢。海尔可以称作典型代表。
商业模式孰优孰劣,尚且需要探索和时间验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随着物联网发展脚步的加快,业界对于“生态品牌”、“生态型企业”的呼声越来越高。海尔,作为物联网生态品牌代表,转型的意义就此凸显。
未来,企业要么转型为生态品牌的引领者,要么成为生态品牌的合作方。海尔在做的,显然是前者。
从2018年提出“生态品牌”至今,海尔通过打造高端品牌、场景品牌和生态品牌三级品牌体系,实现从产品到场景、生态的升级,不断引领生态各方共同进化,做强品牌,做优生态。
其实近年来,探索“生态”的全球企业并不在少数。典型如亚马逊,其构建了电商、物流、AWS、新零售等在内的完整生态圈;如华为,其通过五大军团不断向互联网、汽车、家居、软件等领域渗透逐步构建起产业生态;如美团,其围绕“food”逐步向“吃住行游购娱”等细分领域渗透打造产业生态闭环……诸此种种,虽内容不一,但大抵为满足、创新用户的体验。
海尔的实践,显然与之不同。
其一,无论是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还是打造赋能千行百业的生态品牌卡奥斯,其背后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用户不断迭代的体验需求。围绕这个目标,海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外部企业多维度融合,创造了一个可无限进化的“热带雨林”,创造用户体验迭代和生态方增值分享两个价值循环,实现与生态方共赢共生。
其二,抓住数字经济的新机遇,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行业企业纾困解难,为社会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如卡奥斯通过“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的生态赋能模式,让更多头部领先企业加入生态中一起提升平台能力,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目前海尔卡奥斯探索的“工赋青岛”模式已经走向山东,推进“工赋山东云行齐鲁”行动,并加速在四川、安徽等省市复制落地。
其三,海尔探索的这一模式可以实现跨文化跨领域跨国家的复制,成为一种具备全球通用性的新范式。当前,海尔生态品牌战略已在海外成功复制、落地。在日本,海尔旗下的AQUA是增速最快的行业品牌,其智能社区洗更是持续吸引生态方加入,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以上。
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生态品牌,已然成为拉动海尔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可以预见,随着持续打造开放共创的生态,引领生态各方共同进化,海尔这片“热带雨林”将愈发生机勃勃。
正如凯度BrandZ™官方所评价,“成功转型为物联网生态品牌的海尔,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了逆势增长,是全球百强榜单中非常具有标杆引领意义的典范,代表着全球品牌进化的方向”。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海尔希望的,是通过持续探索生态品牌,带动更多企业转型生态,进而为中国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更大力量。